20181026 分配正義在資本主義與民主政治中的角色

學術沙龍

  主持人羅至美教授在引言中表示,分配正義議題近年在歐美國家因民粹政黨與政治人物在大選中連續的崛起而再度引起注意。分配不正義不僅導致民粹政治在民主選舉中當道、使得社會極化發展,也使得經濟成長進入「世俗性的停滯」。這個問題隨著全球經濟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自動化與AI的發展預計將更進一步加重所得分配不公,因為有近50%的勞動力會受到科技變遷的衝擊,而資本報酬將會因自動化科技而再成長。因此今天請各位專家學者從不同面向探討分配正義在資本主義與民主政治中的角色。先請葉仁昌老師從政治哲學的規範性觀點來談。

  葉仁昌教授接著表示,資本主義很有現實性,它的三大邏輯:自由流動、個人利益極大化、貪婪自利,都很有現實性,它已經被證明比社會主義更能消滅貧窮。但資本主義需要修正。首先,經濟發展可消滅貧窮,但財富從上層流到下層不勢必然的,必須做必要改革,從結構上做到政治上的平等、教育平等、機會平等,讓人在市場中有足夠的交換權利,給地位最不利的人,最大的好處。第二是建立社會保險,社會安全網。第三避免財富集中化,避免讓上層者有太多的權力,避免貧富懸殊過大。這些是防範器,但要適可而止。

  楊子菡教授表示,資本主義消滅貧窮是真的,中國大陸已經證明了這一點。資本主義的理念是對的,但在實現的過程中出了問題。首先談什麼是分配正義?我們看哪一點?教育資源是一很好的觀察,因為教育讓貧窮不遺傳。另一種方是是看五分類法,或者看全球1%財富擁有者的比例。第二,從結果看,資本主義還是不平等,為什麼分配正義會惡化?因為全球化中金錢的流動最順暢、流動性最強,高賦稅也課不到。同時,全球生產鏈拉得很長,生產鏈在國外,很多人對經濟成長無感,產業別不同,感受就不同。第三是科技落差問題,掌握數位工具,數位知識者就有優勢,科技因素是分配惡化的另一因素。那有沒有機會反轉? 民主政治已有反全球化的現象,在地製造是一種反全球化,會改變未來所得分配的圖像。第二個現象是主權國家的反撲,像美國的肥咖條款執行成效良好,金融帳戶自動交換,資產不能再隱藏,可能改善分配正義。最後,劫富濟貧是國家的責任,但租稅政策從來都不有效,因為無法重課資本所得,要靠社會福利與保險制度。

  羅清俊教授則表示,分配政治的實證研究顯示,民主政治的國會政治常常會惡化分配正義,因為利益會傾向最小獲勝聯盟,因而傷害了分配正義。從2009-2013台灣各縣市的實證研究顯示,一般性的補助款是否減緩貧富差距?事實上剛好相反,貧富差距反而更大。

  新世紀金融基金會沈臨龍副董事長則以金融管理者的經驗指出。目前P2P是對窮人借款一個很好的管道。金融科技也對金融民主的促進有驅動力。他認為分配政策要公平。可以考慮以下做法: 一是全民基本收入(UBI)+退休年金制度+安養信託。在肯亞的實驗,UBI非常成功。第二是金融科技+創新管理。第三是建立社會保險制度,保險是很有效的工具。第四是教育,教育是解決財富分配很重
要的方法。

  與會者王千岳教授指出,以分配正義而言,對未來其實很悲觀,個人的家庭背景注定了一個人發展機會的很大部分。鄧軫元教授則認為,不能將分配問題都由教育解決,財政政策也應扮演角色,而且也應該考慮以直接民主解決分配政治中的問題。

« of 5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