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梅克爾時代 德中關係從依賴轉競爭

媒體評論
德國總理梅克爾的十六年執政將在本次德國大選後畫下句點。 圖/歐新社
德國總理梅克爾的十六年執政將在本次德國大選後畫下句點。 圖/歐新社

周末德國大選對德國選民而言,象徵一個「維持現狀」時代結束。儘管主要競爭者爭相以梅克爾繼承人自居,以接收其政治資產,部分政策將在後梅克爾時代出現改變,是可確定的,其中,應包括我們最有感的德國對中政策。

在梅克爾主政十六年期間,她的中國政策是以經濟關係作為定位與基調,儘管她與北京曾因接見達賴喇嘛而有低潮,但她仍是G7中對中最友善的大國領袖。她以經濟關係定位德中關係,放在全球經濟體系變遷的大脈絡下看,是一個相對合理的政策。

梅克爾於二○○五年執政,正逢中國大陸加入WTO,進入全球生產體系的經濟崛起階段;彼時的中國大陸對德方是快速成長、機會無限的蓬勃新興市場。對中方而言,世界工廠的需求與機遇,成為長於精密機械的德國製造業最主要客戶。梅克爾任內訪中十二次,到訪城市均為德國企業投資重鎮,她的訪中次數與地點選擇,很大程度地說明了德中關係的本質。

中國大陸經濟崛起對德國出口型經濟,在梅克爾主政期間得以維持高成長、低失業,功效顯著。德國經濟表現在歐元區一枝獨秀,使得德國在歐債危機發生後,實質性壟斷過去與法國共享的歐洲領導權,梅克爾亦成為歐洲的全權領導者。

然而,此一共同富裕的德中關係,在中美貿易戰後已不復返。全球經貿脈絡在中美對峙,不因美國政權輪替改變,浮現了新常態,進入了新路徑;中國大陸的發展目標不再是改革開放,而是追求產業自主以達到國家自主的新軌道,加速去美國化,或者說是去西方化。過去對德國製造業高度依賴的德中關係,自然也面臨了調整與去化。

國際大環境變遷也交織著產業發展的變遷。經過多年追趕、模仿、學習與優化後,在例如綠能、汽車製造業等產業,中國大陸不再是德國的消費者,而是有競爭性的對手關係。換言之,即便德國的新政府願意繼承梅克爾路線,將雙邊關係定位在經貿關係,本質也已從依賴質變為競爭。

在全球經貿與產業發展都翻過一頁的現實下,後梅克爾時代德國對中政策將出現一定程度改變。此次德國大選,對中政策罕見成為議題焦點,以及百分之四十七德國民眾在一項民調中認為中國大陸是對手,或是有衝突的敵對者,說明對中政策轉變,已逐漸成為德國政治新共識。新共識會如何與變化中的歐美關係共伴,從而牽動歐盟的兩岸政策,是值得觀察的。德國因素的到位,始終都是歐盟對外政策出現轉折的充分要件。


本文刊登於聯合報民意論壇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5767459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