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也沒有意外,梅伊政府的英國脫歐協議在下議院被壓倒性地否決。分裂英國政治長達半世紀的歐洲議題,沒有因為一場公民投票的決定而爭議結束,反而像是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開啟了英國政治18個月以來更大的混亂。各式各樣的陰謀鬥爭、閣員辭職、在野黨的不信任投票,前所未見地在此一期間密集而頻繁地出現。儘管同樣的戲碼在過去30年的英國政治中,早已非新鮮事,但脫歐政治學所造成的失序,仍讓一位長期服務於英國政府的資深文官對筆者嘆言:「真的沒有最糟,只有更糟」。
梅伊的脫歐協議讓想留歐的蘇格蘭民族黨及自由民主黨不滿意、讓高舉英國正統的DUP不滿意、讓意在重新大選的工黨不滿意,更讓堅持硬脫歐的保守黨強硬派不滿意。但試問:哪一派能保證他們能談出比此一版本更好的協議?哪一方能說明,除了backstop方案,還有其他能避免北愛爾蘭出現硬邊界的更佳方案?又有哪一任政府能擔得起硬脫歐、無協議脫歐而讓英國的聯合王國陷入解體、經濟陷入立即危機的風險與責任(北愛新芬黨與蘇格蘭民族黨均明言對無協議脫歐準備提獨立公投)?
作為歐盟會員國43年,英國享盡歐盟各項政策中的各種特權與優待,從選擇性的加入、不加入、到例外加入、減免適用等,英國是28個歐盟會員國中獨享所謂的「特殊地位」,創造出所謂的「英國例外主義」。但從未有一次英國政府從歐盟爭取到的特權與豁免能得到英國各政黨的支持與滿意。從1990年代的歐盟/馬斯垂克條約、2007年的里斯本條約到2016年公投前重議英國參與歐盟條件,再到今日的脫歐協議皆是如此。永遠對所得到的不滿意不是因為得到的太少,而是因為對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成為什麼?還在爭辯、在找尋、在摸索它在世界中的新定位。
長期研究英國政治變遷的英國學者Andrew Gamble曾經這樣形容為何歐盟議題在英國的政治菁英階級中,造成的「永不停止」的爭議,因為這是「後帝國時期的創傷症候群,以及調適此一創傷的過程」。而一旦涉及到國家在全球政治經濟中的定位與走向問題,牽涉到複雜而主觀的意識形態、價值選擇與心理投射,它無法單純地透過一個好的協議、一場大選或一次公投就足以解決爭議的。
因此對脫歐的爭議,不僅存在於保守黨與工黨的政黨對立之間,也存在兩黨各自的黨內政治之中。對留歐/脫歐立場進退維谷的、對是否支持二次公投舉棋不定的,不是只有執政的保守黨政府,也同樣適用在可能取代梅伊政府的工黨之中。於是從來就沒有,也不可能有完美的脫歐協議,因為英國的領導菁英還在找尋、爭辯自己是誰?該往哪裡去?
本文刊登於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90117000764-26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