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英國首相強生宣布,將延長9月國會休會期間至10月中,難以置信的不只是英國社會各界,還包括全球各地取法英國模式實行議會民主的國家。
英國是全球「議會民主制」的起源地。自1689年通過著名的《權利法案》起,即確認了議會的權力凌駕於王權之上,成為行使英國主權的最高權力機構。強生在英國脫歐前夕延長國會休會的決定,實質縮減了國會對脫歐方式的決策空間與時間,無疑是推翻了英國此一超過300年來「議會主權至上」的傳統。
強生無視於數百年來的政治制度與傳統,甘冒大不諱的原因在於他所領導的保守黨聯合政府目前在國會中僅有過半加1席的脆弱多數。而此一脆弱多數對他執政的首要目標—誓言要在10月31日當天如期脫離歐盟,是一大障礙。他在就任首相之職時宣稱,他一定會在法定脫歐日完成脫歐,否則「寧可死」(do or die),但國會中僅有1席多數的政治現實極可能使其無法如願,反而可能因其無協議脫歐的強勢做法,面臨黨內同志倒戈與反對黨合作,通過不信任案投票,成為有史以來最短命的英國首相,因此以延長休會的方式繞過國會,阻止任何反對勢力在議會政治中集結,導致此一驚人之舉。
儘管從強生個人政治利益與算計而言,這是一個可以理解的決定,但它對英國議會民主長久以來備受尊重與服從的傳統,卻不能不說是一大傷害。強生此舉不僅在英國政治史上絕無僅有,同時也令人憂心強生領導下的英國政府是否會趨向所謂「不自由的民主」(illiberal democracy) 之流。
「不自由民主」近年來成為學界與輿論界備受討論的現象,它所發生的方式是在合法的範圍內,通過對限縮民主制衡力量的法律,最常見的就是透過掌握國會多數的立法優勢,以改革之名通過限縮司法體系、媒體獨立性的法律、以人事任命干預檢察體系、選舉委員會、憲法法院的運作方式等,體制性、系統性地全面削弱所有反對意見,目的在最小化監督與制衡執政者的權力平衡機制。當前的匈牙利與波蘭執政者被認為是此一型態的代表。
耶魯大學的政治學教授Milan Svolik認為,「不自由的民主」的危險在於它的發生往往沒有明確的徵兆,都是以個別事件的型態出現,且不會有明顯違法之虞,但個別事件加總起來、拉長時間來看,最後都讓體制更偏向於執政者利益,形成了「不自由民主體制」,而「獨裁的法律主義」(autocratic legalism)甚至會導致獨裁領導人的誕生。此一民主倒退的現象最常發生在極度分化與分裂的社會中。
強生限縮國會參與的休會決定是獨立性的單一事件?還是提示了英國這個強調包容與多元的「議會民主」之母也加入了「不自由民主」國家之列?
(作者羅至美為台北大學公行系莫內講座教授,麥瑞禮為中研院Taiwan Fellowship訪問學者、前英國駐台灣代表)
本文刊登於中國時報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190902003640-262105